以全流程专业服务助力企业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业务覆盖工业节水评价、工业节水标准解读、工业节水技术推广与工业节水诊断四大核心板块。从依据标准开展节水效果评价、精准诊断生产环节节水痛点,到匹配适配的节水技术方案,全方位为工业企业提供节水规划与落地支持,助力企业降低水资源消耗、控制用水成本,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工业节水评价
主要指工业节水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狠抓管理节水,而管理节水的具体措施之一是工业节水评价及其考核。通过工业节水的评价与考核,有利于激励企业用水,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建设节水型社会。
面向企业的工业节水评价指标大致可分为取水类和复用类。取水类如万元产值取水量、万元增加值取水量等;复用类如重复利用率、工艺水回用率等。
面向政府的节水评价指标体系对政府节水的评价,主要是从宏观层面的用水规划、用水管理及其调控效率等方面的绩效设定指标的,旨在明确政府工业节水的努力方向。
工业节水标准
主要指为了加强工业用水节水的管理,使各项水政策水法规、水规章制度得以落实,国家和行业标准主管部门、各级地方主管部门制定一系列工业用水节水管理的标准定额与规范规程。工业用水节水国家标准包括工业用水节水术语、用水统计、水平衡测试、取水定额编制通则等基础性标准 ,以及工业各行业的取水定额、节水型企业等具体标准等。
工业节水技术
主要指可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和效益、减少水损失、可替代常规水资源等的技术。一般而言,工业节水可分为技术性和管理性两类。其中技术性措施包括:一是建立和完善循环用水系统,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业用水重复率。用水重复率越高,取用水量和耗水量也愈少,工业污水产生量也相应降低,从而可大大减少水环境的污染,减缓水资源供需紧张的压力。二是改革生产工艺和用水工艺,其中主要技术包括:①采用省水新工艺;②采用无污染或少污染技术;③推广新的节水器。发展节水技术对促进节能、清洁生产、减少污水排放保护水源和发展循环经济有重大作用。
工业节水诊断
主要指能够帮助企业发现用水问题、查找节水潜力,谋划节水技术改造项目,加快节水技术改造步伐,提升水效和节水管理水平。通过全覆盖式的诊断,发掘行业节水潜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节水技术装备,进一步腾出用水空间,推动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诊断过程中,专业人员将全程参与服务机构与企业对接、现场诊断、诊断报告总结分析评审、技术改造项目后续跟踪等工作的各个环节。及时了解、解决服务机构、企业在开展诊断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严格按照目标任务、时间节点等要求完成各项工作,并积极督促企业按照诊断建议实施节水技术改造,结合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推广应用工作,组织技术装备供应方与诊断企业对接,鼓励企业应用节水技术和装备实施节水技术改造项目。